迪化街 年貨大街

景點位置

地址:台北市迪化街一段

評價

4.3
  • 3/5
    2025/02/01
    知名的年貨大街,雖然大多數的人都是步行,但是路上還是有汽、機車。蠻長的一條街,門面都是早期的建築樣式,整條街有各式各樣的商店,但是最熱鬧的時候應該還是過年前後吧。慢慢走和吃吃喝喝也可以在這邊消耗至少半天。
  • 5/5
    2025/01/29
    台北市最有年味的老街,以迪化街為中心南北貫穿大稻埕,年前的年貨大街人潮川流不息,其他時刻人潮略少,更是漫步欣賞老街立面街屋古韻的好地方。 老街以永樂布業市場及霞海城隍廟為核心,各式百年老店、傳統小吃、中藥南北貨,以及新潮的文創商品、美食餐廳、酒吧咖啡屋等沿街展開,好不熱鬧。清代、日治、民國與當代文化交融,在此留下許多可觀風華與歷史。 大稻埕興起於清咸豐年間,因福建同安人在艋舺的械鬥中落敗而遷移至此地,後因淡水河河運及茶葉貿易興起成了豐庶之地,曾經富甲一方。成排的紅磚街屋,也因此在地顯赫過往而能保留至今,成了台北最具古意的老街,是各國遊客訪台的首選之地。 迪化街以南端較為熱鬧,離捷運北門站步行約8分鐘。北端近台北橋較為清幽,更顯餘韻,離捷運大橋頭步行同樣約8分鐘腳程。
  • 5/5
    2025/01/25
    走在迪化街的年貨大街,濃濃的年味撲面而來。整條街掛滿紅通通的燈籠和春聯,熱鬧非凡,讓人瞬間感受到新年的氣息。攤位上琳琅滿目的商品,從傳統乾貨、糖果零食,到精緻的禮盒,應有盡有。尤其是那陣陣飄來的堅果和蜜餞香氣,讓人忍不住邊逛邊試吃,每一口都充滿台灣的家鄉味。 攤販老闆們熱情的吆喝聲與試吃邀請,更增添了市集的活力,彷彿整條街都在歡迎大家的到來。特別喜歡那些手工春聯攤位,充滿藝術感的書法和剪紙,為傳統文化增添現代創意。 迪化街的年貨大街不只是採買的地方,更是一場體驗傳統與人情味的旅程。新年的腳步近了,來這裡感受台灣人迎接春節的熱鬧氛圍,絕對是最幸福的選擇!
  • 4/5
    2025/01/20
    平常來逛迪化街是一種享受,來年貨大街是一場惡夢。感受年味及過往熱鬧氛圍是很不錯,但是現在人的素質和脾氣可是會在這裡擠出一肚子氣,根本很難好好買東西,建議人流還是得控管,然後請爸媽不要帶小孩來,好危險。現在試吃的部分也是因為人們蕭貪的個性,所以試吃給的那麼一咪咪,連拿都不想拿。一堆秤重的東西真的不要碰,買到讓你嚇到。不過若走進對的店家還是能收穫滿滿,反正每年就這麼一次,被騙就當做促進經濟。外國遊客若是在六日擠進來應該會嚇到,他們只喜歡去拜霞海城隍廟的月老,但是根本擠不進來啊!所以要好好感受迪化街舊時代的氛圍和特殊建築,還是等年後再來吧!
  • 3/5
    2025/01/16
    聽說這是台北最有年味的地方🤭 但是 先給大家打個預防針 要去這裡的時候 最好是要有心裡準備 因為必須人擠人 人潮真的多到爆炸 真的有點讓人感到可怕 😂😂 還有這裡東西真的不知道在貴啥米的 覺得感受年味可以 來這採買年貨是較不建議 🤫 真的不要被當盤子🫣 當然 要買一些小零嘴也是可以的 😋 但是 真心建議 還是在一般的市場買 都比這來的便宜 😆😅 那個糖葫蘆也不知道在紅啥米的 一堆人在跟風的排 🫢 我是沒有興趣那個 所以 對我來說沒差 😝 還有還有 蛇年的春聯好可愛喔 想買 但覺得有點貴 還是算了 😉 總結 #感受年味可以 #人擠人要非常有耐心才行 #東西太貴 #附近的商場廁所太髒亂
  • 5/5
    2024/10/26
    迪化街可以說是台灣保存最好的老街之一,巴洛克式的建築林立於道路兩側,見證過去迪化街的繁華歷史,迪化街周邊非常好逛,從美食、廟宇、南北雜貨、中藥行、傳統歷史文化等面面俱到,是個非常有特色的地方,唯一的缺點就是店鋪招牌、帆布、電線還是稍嫌雜亂,如果有個統一整齊的規範會更好
  • 5/5
    2024/10/19
    蠻好逛的,本篇重點在評論後段🤣 迪化街,除了吃吃喝喝以外,相當有看頭,如果不趕時間有體力,重點是有閒情逸致,可以沿著老街一直走到民權西路再換捷運👉 首先這邊新舊建築参差,大都後來裝潢的但不影響風味民情,因為這邊的建築格局還蠻縱深,所以樂趣就是你從街道門口進來之後,往往可以往裡面走兩至三戶多半別有洞天,所以不是只有在門口就能夠一探究竟👏 ⭐️想像中的店家應有盡有,當然不是時髦的那種,但多少和懷舊和文創有一點點的相關性,店家也常這個方面做發展,此地的發展協會也在這個地方做規劃,每隔一段路就有一小塊特殊的展示空間,還蠻不錯的,有體力的話延續性可以逛的程度很高😅 🌈建議如下: 來訪前可以先查查看社區這裡有沒有活動,當然特地來海霞廟走走或其他的也沒有什麼問題,今天就搭著廟方活動來,體驗相當豐富🎉 ✨其次這附近有非常多爵士演奏的小酒吧,我自己都專程來了好幾次,只要上網或臉書打爵士樂/酒吧就可以輕易找演出的訊息,費用我覺得不算貴,氣氛都很足,有點中產階級、文青沙龍的感覺-當然賣點就是音樂和氣氛:這個平日就很多活動了💫 🥢美食的部分就不多推薦了,客倌自行享用🥄 至於辦年貨又是另外一個氣氛了🔥
  • 5/5
    2024/10/01
    《迪化街》一般所熟知的迪化街大略指的是臺北大橋以南、南京西路以北1公里~多的迪化街一段地帶;就空間位置而言迪化街是大稻埕的一部份…… 迪化街最早有商店出現是在西元1851年;兩年後艋舺地區的泉州同安人在迪化街紛紛建起商店,形成「中街」;到了日治時期以南北雜貨、茶行為主,之後米業和布匹、中藥等也逐漸佔有一席之地; 二戰後迪化街持續作〔南北貨〕、〔中藥〕和〔布匹批發商〕集中地,至今仍是這三大行業中最大的批發零售市場…… 迪化街是臺北市現存最完整也最具歷史意義的老街,迪化街不但是大稻埕最早的市街,而且從清末至今,都是大稻埕商圈的核心,一直保持舊日的風貌和活躍的商業活動。
  • 5/5
    2024/09/19
    美食藥材應有盡有,有名的排隊油飯排到時雞腿賣光了,還好油飯鴨蛋都買到好吃喔 yummy😋😋😋,日料的鮭魚鐵火卷也很讚,最後可以喝霞海城隍廟桂圓茶增加好人緣好福氣,合掌拜拜心誠則靈!
  • 5/5
    2024/09/17
    迪化街 先想到的應該是年貨大街,這裡還是舊台北城的老街,舊時淡水河旁沒有河堤,貴德街就直通淡水河,渡海而來的大陸南北貨下船後,就在貴德街後面的迪化街陳列販賣,迪化街商人都因貿易而成一時鉅富,他們蓋的房子就格外漂亮,茶葉興盛時代富麗堂皇的茶行更是一棟一棟平地拔起,為了適應台北多雨的天氣都設有騎樓,但是房屋對外的牆面仿西式建築的裝飾,造成獨特的中西式混合的建築。這些老店屋最大的特色,就是店屋深度的十分狹長,前面做為店鋪之用,後頭就是工廠或倉庫,呈現早期聚集式街屋的特色。
資料來源由Google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