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隱身在基隆廟口的寺廟,吵雜中帶著一份寧靜。
-
好熱鬧的地方,果然是名不虛傳的基隆廟口夜市👌
今日匆匆來遊,未能慎重參拜;改日必定再次回來好好的參拜祈求保佑🙏
-
隱身在基隆夜市的廟, 也稱聖王公廟,已有百年歷史,供奉的是唐代武進士陳元光將軍,殿內的壁畫木雕,很精彩!
-
在地信仰,大名鼎鼎的 基隆"廟"口夜市 的廟,來吃夜市一定要先進來拜一下
-
基隆廟口即源於奠濟宮,供奉唐朝新設漳州的首任刺史陳元光,因開發漳潮地區惠澤百姓,故立祀開漳聖王供後代尊崇景仰。開漳聖王誕辰為農曆2月15日,但有些廟宇為感念其父子恩澤而選在其父親陳政誕辰的2月16日慶祝。
-
基隆廟口的心臟,也是基隆市區的信仰中心,廟口雲集的遊客也會來此借廁所。奠濟宮主祀開漳聖王,走進廟內瞬間隔絕夜市的喧鬧,惟有裊裊香煙與虔誠參拜的人們。
奠濟宮前身原為清同治年間、漳州人於外木山搭建的簡陋木屋小廟,後由板橋富商林本源捐地,於清光緒元年(1875年)在今址建廟。
面對奠濟宮的廟前左側角落有座「開閩第一」石碑,為日治明治29年(1896年)廟方設立,至今已逾百年歷史。此碑原本埋沒在廟前攤販中,後來部分攤位拆除後才重見天日。
-
奠濟宮,又稱為聖王廟、聖公廟、聖王公廟,是位於臺灣基隆市仁愛區的道教廟宇,建於清光緒元年(1875年),主祀開漳聖王,與基隆護國城隍廟、基隆慶安宮合稱為「基隆三大廟」。基隆廟口夜市即以奠濟宮得名,並以此為中心向周邊街道發展。後殿「清甯宮」原為道光年間泉州人所建以奉祀水仙王的殿宇,日治時代因故與奠濟宮合併。歷經整修後,廟中仍存有清同治年間的石柱,另外還有古碑。
在同治年間,經過百年的開發與分類械鬥,漳州府移民取得了基隆港一帶,而泉州府安溪移民退守至七堵、暖暖。兩方械鬥,爭執不斷,甚至抬出己方的守護神示威,泉州安溪人信仰雙忠尊王(俗稱尪公),漳州人崇奉開漳聖王(俗稱聖王公,簡稱聖王、聖公)。每逢械鬥,雙方分別抬出己方守護神,吶喊助威,以祈勝利。械鬥之烈,連神像都難保全,甚至有「尪公無頭殼,聖公無手骨」的俗語。當地另有俗諺「尪公無過嶺」,意思是「尪公神像絕不越過獅球嶺」,因獅球嶺以北,即是漳州人地界。
而原本漳州籍的鄉民是在外木山(今日基隆市中山區協和里文化路10巷到50巷的這一片山坡地上某處,目前這一片山坡大部分都還是奠濟宮之廟產)搭木造小廟奉祀原鄉的守護神開漳聖王。清光緒元年(1875年),板橋林家捐獻玉田街土地建廟[1];而後當地士紳張金發、賴武等人奉獻香火錢,合作將之遷於今仁愛區仁三路、石硬港溪(今日的旭川河)的右岸附近,與左岸的慶安宮隔岸而對。
1884年中法戰爭,奠濟宮曾作為軍事據點,卻因清軍疏失,引爆詭雷,造成廟貌毀傷。1895年乙未戰爭時,因為抗日軍隊將奠濟宮充為軍火庫,儲藏彈藥,卻管理失當,又因水雷爆炸,造成毀傷。1897年地方仕紳決議重修。此外於清道光初年,主祀水仙王的清甯宮,由於在日治初期廟埕被公家徵用開路,遂將原本的「坐西向東」改成「坐南朝北」,與奠濟宮僅一巷之隔,此後逐漸被認為是奠濟宮的後殿。1940年代二次大戰期間,盟軍轟炸基隆市區,奠濟宮受到波及,1957年以後陸續整修,於1964年大致修成今日樣貌。
1998年「後殿」清甯宮進行耗時五年的大修,改成三層樓的建築,一樓供奉水仙尊王,二樓供奉田都元帥,三樓供奉玉皇大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