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年農曆七月地藏王菩薩聖誕舉行拔薦超渡法會
-
地藏王菩薩為主神之廟宇建築,有七層樓高,每一層別有一番特色,最高層除了有四面不同尊容的地藏王菩薩,更可遠觀嘉義市區
-
寺廟內有冷氣跟電梯 莊嚴肅穆
-
嘉邑九華山地藏王菩薩金身,於明末即已由善士自唐山安徽九華山輾轉隨鄭國姓護持來台。草創致祭,未有定所,或在「善化里」。清康熙中葉,信士擇定於今址恭奉。康熙五十五年(1716),由北路營守備游崇功募資正式建邑厲壇,為屋祀 地藏王菩薩。
康熙五十六年(1717),游崇功再擴建北側廟殿,即今地藏王廟。乾隆五年(1740),知縣李倓修建,擴大北側房舍,並允供來自內地居民客逝者之棺槥在此寄頓與殯葬儀式。如此,對生民及社會淨化發揮甚大功能。
日政伊始(1895),邑厲壇併入本庵廟,名「嘉邑九華山北嶽殿地藏王廟」。
昭和十一年(1936),嘉義市尹川添修平執行眾神歸天政策,指定本庵為佛堂,全市各寺廟的佛像集中於本庵奉祀。民國五十一年於廟前埕東建大願台,符合本庵 地藏王菩薩大慈大悲心願。
民國六十年(1971),原庵廟院宇拆除改建七層蓮花寶殿。一樓(地下室)奉祀 十殿閻王、酆都大帝、什家將、註生娘娘、月下老人。二樓本庵正殿,祀 地藏王菩薩。三樓大雄寶殿,祀 釋迦牟尼佛、太歲殿祀 太歲星君、文昌殿祀 文昌帝君。四樓大悲殿,祀 觀世音菩薩。五樓彌陀殿,祀 西方教主阿彌陀佛。六樓藥師殿,祀 東方教主藥師殊利佛。七樓大願殿,祀 四方佛。
-
嘉邑九華山地藏王菩薩金身,於明末即已由善士自唐山安徽九華山輾轉隨鄭國姓護持來台。草創致祭,未有定所,或在「善化里」。清康熙中葉,信士擇定於今址恭奉。康熙五十五年(1716),由北路營守備游崇功募資正式建邑厲壇,為屋祀 地藏王菩薩。
康熙五十六年(1717),游崇功再擴建北側廟殿,即今地藏王廟。乾隆五年(1740),知縣李倓修建,擴大北側房舍,並允供來自內地居民客逝者之棺槥在此寄頓與殯葬儀式。如此,對生民及社會淨化發揮甚大功能。
日政伊始(1895),邑厲壇併入本庵廟,名「嘉邑九華山北嶽殿地藏王廟」。
昭和十一年(1936),嘉義市尹川添修平執行眾神歸天政策,指定本庵為佛堂,全市各寺廟的佛像集中於本庵奉祀。民國五十一年於廟前埕東建大願台,符合本庵 地藏王菩薩大慈大悲心願。
民國六十年(1971),原庵廟院宇拆除改建七層蓮花寶殿。一樓(地下室)奉祀 十殿閻王、酆都大帝、什家將、註生娘娘、月下老人。二樓本庵正殿,祀 地藏王菩薩。三樓大雄寶殿,祀 釋迦牟尼佛、太歲殿祀 太歲星君、文昌殿祀 文昌帝君。四樓大悲殿,祀 觀世音菩薩。五樓彌陀殿,祀 西方教主阿彌陀佛。六樓藥師殿,祀 東方教主藥師殊利佛。七樓大願殿,祀 四方佛。
-
嘉義九華山地藏庵的夜景如詩如畫,給人一種寧靜與祥和的感受。當夜幕降臨,廟宇燈光點亮,燈火映照在古色古香的建築上,營造出莊嚴的氛圍。
-
主供奉地藏王菩薩. 四大菩薩為下列:
文殊菩薩: 華嚴三聖左脅侍,以「智慧」聞名,稱大智文殊菩薩。
普賢菩薩: 華嚴三聖右脅侍,以「德行」聞名,稱大行普賢菩薩。
觀音菩薩: 娑婆三聖、西方三聖左脅侍,以「慈悲」聞名,稱大悲觀音菩薩。
地藏菩薩: 娑婆三聖右脅侍,以「願力」聞名,稱大願地藏菩薩。
-
地藏菩薩本尊是南明時期隨鄭成功渡海來台的
據說金身已有三百多年歷史
一直到清朝康熙年間才蓋廟供奉金身
現今廟宇主體建築是1971年建設的,重新改建的七層蓮花寶殿
九華山地藏庵位於民權路上,七層蓮花寶殿的廟宇建築矗立在市區顯得分外高聳;走近地藏庵一看,蓮花寶殿前的四大龍柱巍巍地排列於階前;進入大殿,映入眼簾的是寶相莊嚴慈悲的地藏王菩薩佛像及隨伺左右兩側的韋陀尊者、伽藍尊者等護法神像。來此朝禮膜拜的信眾終年絡繹不絕,是嘉義重要的信仰中心
並設有善書和經書流通處,與大眾結緣
電話:05-2782555
地址:嘉義市民權路255號
九華山地藏庵官網 http://www.cydza.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