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幽靜的日式建築風格,很適合悠閑的散步,但假日人潮多,建議平日來體驗,更好!!
-
規劃的不錯,但主要是藝術作家的店,相較於隔壁傳統小街,人就少很多。
-
離鹿港老街很近的經典,可以安排同遊,充滿文創及藝術氣息,現場好拍照,範圍不會很大,每間屋內都有各自的驚喜及特色,值得慢慢探索的地方^^
-
鹿港桂花巷藝術村 🎨🌸
這裡融合了藝術與歷史的美感,街道旁充滿了創意的裝置藝術和手作小店,走在其中彷彿進入了一個夢幻的藝術世界!每個角落都讓人忍不住拿起相機拍照,超適合喜愛藝術的人來走一趟!📸🖼
-
鹿港桂花巷藝術村,飄得是藝術、文化的馨香,作為銜接鹿港老街的重要景點,這片日式木造宿舍群和綠地空間,開放給來自各地的藝術家進駐,並建置休憩區、戶外草地舞台等,形成多元的展演空間,並透過經常性辦理藝文動態活動、文化小旅行等,激盪藝術的多元火花,發展出了國際藝術空間的豐富樣貌。
桂花巷藝術村是彰化縣第一個藝術村,在清治時期,原是主要的貿易河道,相傳古老的過去河道旁曾遍植桂花,於是流傳了這個帶著詩情韻味的名號。而考據文獻,這片地域早年是漁民捕撈烏魚的作業地,俗稱「烏魚寮」,滄海桑田,海岸線後退讓出了土地,日治時期將此填起來,在昭和年間興建日式宿舍群。
1945年國民政府以後,產權歸鹿港鎮公所管理,一度做為警察宿舍,後來又逐漸荒廢,但木造建築、窗框和灰瓦屋頂,散發特別的氛圍,有別於鹿港老街呈現閩南長條街屋的建築類型,不少人發起保存老屋、喚起再利用。2009年政府相關單位投入整修,2010年起開放第一屆駐村藝術家進駐,在當時是創彰化縣先河,並傳承成了鹿港重要的文化和旅遊基地。
桂花巷藝術村的經營方式與時俱進的調整,更積極地扮演文化平台和吸引遊客的使命,維持著動態的生命力,藝術村共整理出十間工作室,每間工作室在13坪至31坪之間,開放十組團體或個人申請進駐,為了讓不同地域、更多藝術家有進駐、交流的機會,近兩年調整遴選辦法,駐村一年甄選一次,但頂多連駐兩屆,並允許進行商業行為,誘因增加後,申請越發踴躍。
每間工作室都是創作藝術家的用心打造,別具風格,結合傳統與現代,有在地傳統工藝大師,並加入了新生代藝術家的新血,除了讓桂花巷藝術村保留傳統文化的精隨,更藉由新生代的創作,為鹿港帶來更多新穎、多元的藝術能量,成為藝術創作交流、互動的平台,有獅頭、捏麵人的製作,還有書法、插畫、彩繪、設計、藺草編織、玻璃工藝、插花和南管、詩詞吟唱等,百花齊放。
資料來源:彰化旅遊觀光網網站。
-
非常舒服以及具有人文氣息的藝術村,接駁交通車的大哥也非常熱心。心成學愿療癒書法家陳奕君駐村,更添文藝氣息。
-
🌟對面公所彩繪的很漂亮
🌈桂花巷藝術村
🌟周圍環境打造的很好,很乾淨、漂亮,綠意盎然的植物,搭配上小鎮光影藝術節的活動,更增添了幾分可愛。
🌟裡頭有許多店家,雖沒有光顧,整齊的擺設、古色古香的氛圍,卻讓人有心情舒暢之感。
-
角落生物出現在鹿港小鎮 於是頂著大太陽走訪舊鹿港溪親水廊道尋覓蹤影後 開車過來桂花巷藝術村 上回來是四年前了 2024鹿港慶端陽~小鎮光影藝術節 展期至8/4
-
2024鹿港小鎮光影藝術節,展期由6/7至8/4,每晚18:30-22:00點燈,沿著鹿港溪沿岸、鹿港公會堂及鹿港老街、中山路等地,這回趁端午連假最後一天,也正好是端午節,衝到鹿港,還看了場龍舟比賽,夜間的賽場少了日間的陽光炙熱,果然涼快多了,但連假結束的當晚,人潮還是很多,果然角落小夥伴的魅力,讓好多小朋友看到角落生物就要父母狂拍照,超可愛,當晚走了一萬多步,悠閒的沿著舊鹿港溪再走到鹿港老街,邊尋找角落小夥伴的身影,挺愜意
-
-------------免費景點-------------
很有意思的小聚落
是由日治時代的日式宿舍群改建而成的
早年俗稱為烏魚寮
現在則成為了藝術家創作的工作室
也是與民眾交流互動的平台
工作室大多都能免費參觀
也有些工作室提供DIY課程
可以帶孩子過來參加
增進 藝術涵養 蠻不錯的!!
我最喜歡7號的春熹軒的水墨畫作品
真的是非常的美
每次來都會進去看看!!
10號的獅公館工坊
也超級有趣!! 獅頭製作
也有很多的DIY手作課程
超棒的!! 我若住附近
一定會帶小孩來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