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山鎮由來
古稱「里壠」,源自於阿美族「紅蟲」之意,據說是 因為在尚未開拓之前,本地群山環繞、泉水充足,有很多恙 蟲(恙蟲)之故。 清領時期,關山一帶是原住民族活動範圍,其中以阿美 族及平埔族為主要族群,後卑南族與漢人移墾,人口漸增, 關山慢慢地擴大成里壠庄、德高班寮社及雷公火社等三個主要聚落。
關山鎮原名「里壟」,由高山族語「ㄉㄧㄌㄢˋ ㄉㄧ ㄌㄢˋ」,即「紅蟲」翻譯成音。日治時期開闢關山警備道,以其位於警備道東口,大關山之下,就像一個關隘,乃於昭和12年(1937)改名「關山」沿用至今。
關山鎮開發甚早,清初,平埔族人即已進入關山開墾,隨後阿美族人也跟進聚居建社,漢人則在清光緒晚期始移入開墾。全鎮總面積約58.735平方公里。人口數不及一萬人,原住民約2000人,餘除外省人外,尚有世居關山之「閩南」「客家」兩大語系人士,約各佔一半。
關山鎮位於花東縱谷的南段,有卑南溪流過,東為海岸山脈,西為中央山脈。距台東市約42公里。屬於臺東縱谷平原的一部分,與池上鄉及鹿野鄉同樣為通谷地形,地勢平坦適合農業發展。整體而言關山鎮地區的地勢比池上鄉地區的海拔高度較低,也較潮濕。有名的關山米是此地的招牌特產。
2024年4月13日禮拜六上午九點半 關山鎮